《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嵌入式技術 > 業(yè)界動態(tài) > 人工智能風口上 應該起飛還是落地

人工智能風口上 應該起飛還是落地

2016-10-31

  互聯(lián)網永遠不缺風口,但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繼移動互聯(lián)網、物聯(lián)網、大數據云計算之后,人工智能逐漸成為又一個“風口浪尖”,甚至,大量互聯(lián)網公司紛紛高舉人工智能的大旗,如過江之鯽。

  今年3月,李世石與GoogleAlphaGo的人機大戰(zhàn),將AI浪潮推向大眾視野,恰如一夜春分,千樹萬樹,梨花競開:專注外賣的百度公司發(fā)力無人車,手機擱淺的360重推圖像識別,海外征戰(zhàn)的獵豹移動則成立機器人公司,甚至業(yè)務相關性較弱的高德地圖都推出了人工智能引擎研發(fā)自動駕駛,小米公司干脆宣稱在電視中集成了機器學習…還有阿里云的小Ai機器人,直接改名阿里云ET。

  種種跡象表明,人工智能風口正起,AI就是未來。

  百家爭鳴也不過如此,投資未來是沒錯的——或是抓住風口,扶搖而上,或是深陷泥沼,互聯(lián)網公司都希望自己是前者。當然,這些急迫,都無法掩蓋一個問題:從風口起飛的豬,未來是否安全著陸,無從定論。

  甚至,有人認為只要有風就有起飛的空間,無所謂之后是否會落下來;但事實上,現實結局對此總是各種打臉。

  當年的云計算被各大公司炒熱后,網絡存儲紛紛被包裝成云計算概念進行推廣,而后數年迅速退潮,新浪微盤、360云盤各自關閉轉型,無法落地的項目即使在風口起飛也難以逃離被拋棄的命運。

  投資與產業(yè)浪潮總會有泡沫,幻滅一刻,總讓人唏噓。

  人工智能是否會重演云計算的一幕?大浪淘沙,最終總會留下金子,一如云計算泡沫幻滅的只是360云盤等“個人存儲業(yè)務”,畢竟還留下了阿里云、騰訊云等。人工智能亦將如此——總會有實力的企業(yè)最終勝出,商業(yè)就是物競天擇的淘汰。

  事實上,人工智能得以落在實處,被廣泛應用,那么,價值將無可言語,勢必讓技術革命更上一層樓。

  AI的本智,其實是搜索,或者說,搜索是AI的基礎與雛形。

  未來,能夠在AI領域勝出的企業(yè),兩個核心基礎:龐大的數據源,精準且不斷演進的算法。這也是如,Google、搜狗、阿里巴巴、微軟、騰訊、百度相繼殺入AI的原因所在——它們都有實力基礎,并且,肯投入。

  搜索不再hot,但人工智能卻是很cool。相繼涌入人工智能的大軍中,我們更偏愛搜狗——對搜狗而言,搜索是保持其挑戰(zhàn)者地位的市場,AI才是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挑戰(zhàn)者都是無時無刻地stayhungry,對于機會地嗅覺,異常強烈。

  譬如,今年4月搜狗捐贈1.8億給清華大學,共同成立天工智能計算研究院,致力于人工智能研發(fā)——1.8億,是搜狗一個季度凈利潤規(guī)模。但搜狗的“慷慨”不止如此,事實上,2015年搜狗年收入近6億美元,其中22%被用于研發(fā)。

  1.8億、22%,兩個數字背后,是搜狗對AI人工智能的篤信與執(zhí)著。

  作為國內搜索領域的中流砥柱,搜狗本身對技術的應用比較多,無論是大數據的運用還是深度學習的應用。這也是它能夠潛心專注技術落地的關鍵。

  與習慣了東風吹戰(zhàn)鼓擂的國內互聯(lián)網企業(yè)不同,搜狗并沒有跟風上馬無人駕駛、機器人等前沿概念,而是在自家的搜索、輸入法產品中灌注了人工智能基因,從語音識別到語音修改、再到舌相診斷,拍照購物,以及未來還會上線的智能回復、智能導航等,搜狗腳踏實地地將人工智能技術落地于用戶的真實使用場景里,真正讓用戶感受到了人工智能帶來的便利。

  說到底,搜狗更希望在風口中站住腳跟,穩(wěn)步前進。這是一家很踏實的公司。

  搜狗CEO王小川認為“人工智能分為三個領域,一個叫識別、一個叫生成、一個叫決策?!边@也是搜狗從產品角度解讀人工智能,有別于傳統(tǒng)認知。

  首先,價值上判斷,識別和生成很難有一個商業(yè)模式,而決策是人工智能最核心的領域,商業(yè)價值巨大。

  其次,雖然只有做決策才能變成商業(yè)智能里的一個核心過程,但技術上分析,識別、生成和決策的研究同等重要。

  在識別領域里,人臉識別技術早在2012年就有所突破,機器語音識別的水平也已超越人類。譬如,搜狗輸入法目前的識別準確率已經超過了97%,語音輸入日調用頻次達到1.9億次以上。

  而決策中,超級計算機讓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理解人類,并代替人類做一些重復性的腦力活動。

  當然,搜狗將人工智能技術落地在自家產品上,收獲頗豐的最直接證明則是以下數據:

  截止9月30日的2016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搜狗第三季度營收達11.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其中,第三季度搜狗移動搜索流量較上年同期增長一倍以上,貢獻接近整體流量的3/4;移動搜索收入對整體搜索收入的貢獻達到58%,較去年同期30%的占比提升接近一倍。尤其搜狗明醫(yī),自5月上線以來,搜索流量增長了150%;在搜狗英文搜索中使用跨語言檢索功能的用戶比例達到20%。搜狗輸入法DAU依然位居國內第三大手機應用,僅次于微信與QQ。

  以往的多個“風口”都證明了:風口上,跟風起飛,也許飛的較高;但落地前行,才能走得更遠。人工智能同樣不能例外。

  前瞻性更需要與實踐結合,科技以人為本。人工智能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的炫酷,更應該有落到實際應用上的點滴精進。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chuàng)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chuàng)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lián)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lián)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