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傳音控股通過科創(chuàng)板IPO審核。去年該公司曾試圖借殼新界泵業(yè)躋身A股市場但遭失敗,詳見《科創(chuàng)板日報》此前報道[《借殼失敗的傳音控股再闖A股 這次或瞄準科創(chuàng)板》]。
對此,要求匿名的券商投行保代告訴《科創(chuàng)板日報》記者,“隨著全球智能手機進入紅海競爭,非洲等新興市場對于智能機來說仍有較大成長空間,但加速擴張需要資本,這就涉及到上市融資。”
改道科創(chuàng)板
7月23日,傳音控股科創(chuàng)板發(fā)行申請通過了審核。這意味著傳音控股距修得正果僅一步之遙。
資料顯示,傳音控股成立于2013年,總部設在深圳,注冊資本7.2億元,實際控制人為原波導手機海外營銷負責人竺兆江。公司旗下?lián)碛蠺ECNO、itel和Infinix三個手機品牌,產品100%外銷至非洲、印度等全球新興市場的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數據顯示,2017年,公司銷售額達200億元,手機出口量1.29億部,排名全國第一;其非洲市場份額達到45.9%,因此,也被稱為“非洲手機之王”。
自該年6月起,傳音控股先后引進多個新投資者,其中包括具有國家集成電路產業(yè)投資基金、紫光集團參股背景的資本方,以及香港網易等互聯(lián)網企業(yè)。
而后傳音控股于2018年1月4日簽署協(xié)議接受國信證券的上市輔導,其后歷經三期輔導工作(約3個月為一期)。
值得指出的是,在國信證券輔導上市期間,傳音控股還曾試圖通過借殼方式登陸A股但遭折戟。
2018年3月1日,新界泵業(yè)發(fā)布重大資產重組公告,稱公司擬資產置換及發(fā)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收購傳音控股的控制權。國信證券擔任本次重組的獨立財務顧問。
當年6月12日該重組即宣告終止,原因是“交易各方未能就交易方案的重要條款達成一致意見”。這意味著傳音控股的曲線登A計劃暫以失敗告終。
券商投行保代認為,“手機制造行業(yè)已經較為成熟且競爭激烈,尤其中低端毛利率較低的手機制造企業(yè)獨立上市過會難度相對較大,其實一般質地好的企業(yè)輔導1期也就去申報IPO材料了;借殼是相對容易和快捷的路徑?!?/p>
值得指出的是,當年12月14日,傳音控股解除與國信證券的《輔導協(xié)議》,并在同一天接受中信證券上市輔導及在深圳證監(jiān)局進行了輔導備案。
彼時即有券商投行人士對《科創(chuàng)板日報》記者分析,“這個時點擬IPO企業(yè)密集披露輔導備案信息,大概率是瞄準了正在大力籌備的科創(chuàng)板?!?/p>
核心技術屢被追問
今年3月,傳音控股申報科創(chuàng)板IPO的消息傳來。
傳音控股主要從事以手機為核心的智能終端的設計、研發(fā)、生產、銷售和品牌運營。事實上公司不乏靚麗的業(yè)績表現。
招股書顯示,2018年傳音控股全年實現總營收226.46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6.57億元;2019年上半年預計實現營業(yè)收入104.52-110.85億元(同比增長4.47%-10.79%),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7.23-8.55億元(同比增長981.93-1179.46%)。
但從闖關科創(chuàng)板的歷程來看,自3月29日遞交申報稿到7月12日更新上會稿,傳音控股經歷了三輪問詢,公司的核心技術含金量、是否符合科創(chuàng)板定位等問題屢遭問詢。
公司在科創(chuàng)板申招股書中披露,公司具有23項主要核心技術,各項技術的先進程度均處于國內或國際領先水平,公司產品均需要應用上述核心技術。
對此,上交所要求公司披露功能手機應用的主要核心技術,是否屬于國內或國際領先水平,與同行業(yè)可比公司的可比產品比較說明其性能優(yōu)勢及技術先進性,分析銷量大幅增長的主要因素是否與技術先進性密切相關,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所產生收入的構成、占比等。
在二輪問詢中,上交所在“關于科創(chuàng)板定位”的問題中指出公司研發(fā)投入占比為3%左右,但招股書中對“技術先進程度”的描述均為國際領先或國內領,要求公司進一步說明領先的具體含義,依據是否充分,公司是否符合科創(chuàng)板定位。
在第三輪問詢中,上交所繼續(xù)追問,要求公司說明功能機應用的核心技術是否均為自主研發(fā),技術突破難度,是否存在進入門檻降低、壁壘消除、市場份額被取代的風險,高市場占有率及收入增長是否能持續(xù)。
盡管公司此前對上述問題均有所回復,但在本次上市審核中上市委仍對傳音控股提出了審核意見,包括進一步披露其核心技術處 于國內或國際領先水平的認定情況。
針對傳音控股的科技、科創(chuàng)屬性問題,《科創(chuàng)板日報》記者向公司發(fā)去采訪函,但至截稿未收到公司回復。
科創(chuàng)板日報(深圳,記者 莫磬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