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 A
DOI:10.16157/j.issn.0258-7998.222547
中文引用格式: 趙秋月,張玲華. 基于延長WSN生命周期的優(yōu)化算法研究[J].電子技術應用,2022,48(9):92-96,102.
英文引用格式: Zhao Qiuyue, Zhang Linghua.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extending the life cycle of WSN[J].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22,48(9):92-96,102.
0 引言
無線傳感器網絡(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是由一定區(qū)域內隨機分布的無線傳感器節(jié)點組成的自組織網絡[1]。傳感器節(jié)點憑借自組網、自感知等優(yōu)點被廣泛應用到軍事、交通、醫(yī)療等領域[2]。但由于節(jié)點能量有限,一旦能量耗盡將導致整個網絡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失效。因此,能量決定了整個網絡的生存時間,根據該特點達到降低能耗,延長網絡生命周期的目的是無線傳感器網絡研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3]。
為了延長WSN的生命周期,許多學者提出了網絡分簇的概念,即節(jié)點集合成群,可以有效減少整個網絡的能量消耗?;诖烁拍睿琀einzelman等人提出了經典分簇路由協議——低功耗自適應集簇分層型協議(Low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 LEACH)。該協議因其廣泛的適用性以及較好的節(jié)能效果而備受青睞[4]。該協議通過簇頭采集簇內成員的數據,并轉發(fā)給基站,避免了節(jié)點直接將數據發(fā)送給基站從而消耗過多能量的問題。但簇頭選舉的隨機性可能造成節(jié)點死亡速度加快,整個網絡生命周期減少的情況。文獻[5]針對此情況提出了LEACH-C協議,該協議考慮了節(jié)點的剩余能量,優(yōu)化了簇頭的選舉,但每個節(jié)點要向基站發(fā)送自己的剩余能量,頻繁信息交互會造成額外的能量損耗。文獻[6]提出了新算法O-LEACH協議,該協議在選取簇頭時僅考慮剩余能量大于初始能量10%的節(jié)點,但沒有考慮其他的影響因素。文獻[7]給出了RED-LEACH協議,該協議在選取簇頭時,不僅僅考慮剩余能量,同時考慮節(jié)點到基站的遠近,減少了能量損耗,延長了網絡周期。文獻[8]提出了一種基于節(jié)點位置和節(jié)點剩余能量的簇首節(jié)點選取算法,稱之為I-LEACH協議,該協議給出了簇頭選舉公式,每輪中距離區(qū)域中心越遠的節(jié)點和剩余能量越低的節(jié)點被選為簇頭的概率越低,減少了能量消耗并延長了網絡生命周期。但是該協議沒有考慮到簇內成員節(jié)點的個數并且對簇頭選舉函數的修正存在一定問題。
本文詳細內容請下載:http://www.ihrv.cn/resource/share/2000004929。
作者信息:
趙秋月,張玲華
(南京郵電大學 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