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寒武紀公告稱,公司收到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法院送達的關于原告梁軍起訴公司的《起訴狀》。原告要求確認與公司自2017年10月18日至2022年2月10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并要求公司賠償股權激勵損失42.87億元(原告間接持有寒武紀股票1152.32萬股,單價根據2024年1月2日至起訴時寒武紀股票最高價372元(2024年10月10日)確定)。該案件已立案受理,尚未開庭審理。
雙方糾紛焦點在哪?
早在今年1月下旬,寒武紀前CTO梁軍通過朋友圈發(fā)文稱,自己被寒武紀起訴,要求其分別以2.50674萬元,2.75741萬元轉讓其所持有的寒武紀合計11523184股股票。該案件已于1月23日在海淀法院開庭審理。
梁軍還進一步指出,“我基于陳天石(寒武紀創(chuàng)始人兼CEO)簽署的入職意向書中有關股權激勵屬于勞動報酬的相關約定,已經于2024年10月14日向海淀法院提起勞動爭議訴訟。請求法院裁定其與中科寒武紀2017年10月18日至2022年2月10日存在勞動關系,請求中科寒武紀賠償自己股權激勵損失4,286,624,448元(單價根據2024年1月2日至2024年10月10日起訴時中科寒武紀股票最高價372元)。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梁軍?,1976年出生,中國國籍,碩士學歷,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他畢業(yè)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通信與信息系統(tǒng)碩士學位。
梁軍于2000年至2017年間在華為工作了近20年,歷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主任工程師、技術專家、高級技術專家等職務,負責網絡芯片架構設計、手機SoC芯片設計及團隊管理?
2017年,梁軍離開華為后,加入寒武紀,擔任副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官(CTO),負責AI芯片的總體技術和產品研發(fā)、研發(fā)團隊管理,對產品創(chuàng)新和研發(fā)體系搭建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梁軍在寒武紀期間,推出了寒武紀首款7nm AI芯片思元290,他還申請了138項發(fā)明專利和10項PCT專利,但均為非單一發(fā)明人,其中14項發(fā)明專利已授權?。離職前,梁軍還是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之一。
2023年2月10日,梁軍因與公司存在分歧,通知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并于同年3月14日正式離職。
寒武紀方面此前在回應梁軍離職原因時表示,雙方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公司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據相關報道,公司方面曾希望在技術產品的廣泛落地和搶抓市場機遇方面加大力度,而梁軍則更傾向于加大對技術研發(fā)的投入和深耕。
根據當時的離職公告顯示,梁軍所持寒武紀股份主要分為兩部分:
(1)梁軍雖然未直接持有寒武紀股份,但其直接及間接持有寒武紀股東北京艾溪科技中心(有限合伙)的出資額共計 5.26415 萬元,占北京艾溪科技中心(有限合伙)出資額的37.60%(注冊資本為14萬元),而后者當時持有寒武紀股份比例為7.66%(現(xiàn)在已經降低至7.34%)。如果以此計算,梁軍當時通過北京艾溪科技中心(有限合伙)間接持有原始股比例為:7.66%*37.6%=2.88%。按照當時寒武紀的市值約256億元計算,價值約7.63億元。
(2)根據寒武紀于2020年 12 月 29 日披露的《關于向激勵對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寒武紀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共授予梁軍先生 10 萬股限制性股票;根據《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科創(chuàng)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業(yè)務指南第4 號—股權激勵信息披露》《寒武紀 2020 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等規(guī)定,梁軍先生離職后已獲授尚未歸屬的限制性股票 8 萬股,不得歸屬并作廢失效。也就是說,梁軍離職后,這個8萬股將作廢。
北京艾溪科技中心(有限合伙)之前承諾:股票上市后鎖定 36 個月,但如果到期沒盈利,股票鎖定3個完整的會計年度,在第4、第5個會計年度每年減持不超過2%鎖定(還要遵守股東及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的規(guī)則)。寒武紀在2020年7月20日上市,所以這時間將在2023年7月到期。如果在2023年底還沒盈利,股票鎖定期到2024年,而且2024年、2025年每年減持不超過2%(兩年加起來最多只能減持4%)。鎖定期滿后兩年內減持的,減持價格不低于發(fā)行價64.39元。
目前已經是2025年,寒武紀的股價也早已超過了64.39元的發(fā)行價數(shù)倍,顯然,北京艾溪科技中心(有限合伙)此前承諾的減持條件目前已經基本達成。梁軍由于早就離開了寒武紀,不是寒武紀的高管,因此無需還要遵守股東及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的規(guī)則。
但是梁軍離職時寒武紀發(fā)布的公告還顯示,根據梁軍先生于寒武紀上市前簽署的股權激勵相關《持股計劃》等文件約定,梁軍先生通過持有的前述出資額應按照實繳成本加算年利率5.00%利息的回購價格進行轉讓,具體以梁軍先生簽署的轉讓相關文件為準。而這可能正是此次梁軍與寒武紀糾紛的重點。
此前梁軍已兩度敗訴
寒武紀在公告中披露,在本次訴訟前,梁軍自公司離職后,因持股權益被依據《持股計劃》的約定回購,其先后提起兩起案件,均以梁軍敗訴結案。
相關案件具體為,梁軍先后在人民法院及仲裁機構提起案件,要求確認其簽署的員工持股平臺天津玄算九號企業(yè)管理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最新一版《合伙協(xié)議書》中的仲裁條款不成立,以及要求撤銷其簽署的員工持股平臺北京艾溪科技中心(有限合伙)最新一版《合伙協(xié)議書》。
人民法院及仲裁機構經審理認為,梁軍承認該等文件上的簽名均為其本人簽字,梁軍提出的請求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兩案均駁回了梁軍的請求,裁判文書已發(fā)生法律效力。
此外,關于梁軍在本次訴訟起訴狀中提及的《入職意向書》里股權激勵的約定,生效仲裁裁決書認定,不論《入職意向書》自身應作何種解釋,雙方均可合意進行變更,梁軍在簽署《持股計劃》時已經了解其基本內容,并同意根據該內容來確定自己接受股權激勵的具體條件,應受其后續(xù)簽署的相關文件的約束。
寒武紀回應
對于梁軍此次的起訴,寒武紀解釋稱,梁軍自公司離職后,公司依據其本人簽署的《持股計劃》已執(zhí)行回購安排,但梁軍拒絕配合辦理回購手續(xù)。公司股權激勵相關主體已于2023 年起訴梁軍,請求人民法院判令梁軍配合完成回購所涉工商變更登記(下稱“回購案件”),回購案件已開庭審理,正在等待法院判決中。
寒武紀表示,因回購案件正在等待法院判決,同時本次訴訟僅收到法院送達的起訴狀副本、尚未開庭審理,公司預計本次訴訟事項對公司本期利潤沒有影響,對期后利潤的影響尚需依據前述案件的法院生效裁判結果進一步評估。
寒武紀強調,公司收到法院相關材料后已聘請律師團隊對梁軍訴訟請求進行全面分析、論證,公司將積極應訴、答辯,全力應對離職高管對公司的不當訴求,全力維護公司及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該案件對公司日常研發(fā)及經營不存在影響。
雖然寒武紀此前長期處于虧損,但是自2024年以來,寒武紀被視作國內稀缺的AI算力芯片供應商而獲得市場追捧,寒武紀也在2024年四季度實現(xiàn)扭虧為盈。整個2024年,寒武紀股價累計暴漲388%,在2025年8月28日,盤中一度沖高至1595.88元/股,將總市值推升至超接近7000億元。如果以截至2025年10月31日的A股收盤價1587.91元/股來計算,該股權目前價值高達約182.98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