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設計實例是對以往設計實例 的擴展(參考文獻1)。原版采用一個電流變壓器,它的次級繞組構成一個振蕩器振蕩回路的一部分。正常條件下,流經電流變壓器單匝初級繞組的直流電流不會使電路保持振蕩,直到初級電流停止流動。雖然這個電路起到一個斷電檢測器的作用,但當增加一些元件后,其工作原理也適合于測量設備。這種經改進的電路可提供精確的線性電壓輸出,該電壓與流經電流檢測變壓器T1初級繞組中的直流電流成正比(圖1)。另外,該電路還可以作為一個交流電流傳感器。

為實現(xiàn)改進性能,設計延用了原有振蕩電路的概念,并增加了一個PLL電路和在電流變壓器上增加一個額外繞組,變壓器的次級構成一個 LC振蕩器的共振電路。PLL集成了一個74HC4046(IC1),測量由Q1及相應元件構成的LC振蕩器的頻率,并將其與一個固定頻率的內部VCO(壓控振蕩器)進行對比。PLL的相位比較器輸出驅動一個由Q2和Q3組成的電流源,并將電流饋送至電流檢測變壓器磁芯上的額外繞組。
T1的鐵氧體磁芯可來源于多家公司,包括Epcos(www.epcos.com),它提供B64290L 632×87-環(huán)形 2
0×10×7材料N87;Pramet(www.pramet.com),它提供 Fonox Type T20材料H60;Vacuumschmelze (www.vacuumschmelze.com),它提供 VAC T60006L2020-W409-52;還有其它一些廠家。根據所使用的鐵氧體材料,某種程度上該電路幾乎可以用任何鐵氧體環(huán)形磁芯。(很難用 PSpice或其它仿真器對電路作仿真;精確的結果需要一個復雜的模型,要在各種電流水平上精確地描述磁芯的非線性特性。)
增加的繞組在磁芯中產生了磁通量,減小了它的導磁率和電感,從而提高了LC振蕩器的頻率。當振蕩器的頻率與VCO(基準)頻率相匹配時,電路便達到一個均衡狀態(tài)。增加或減小通過補償線圈的電流就可以抵消流經測量線圈直流電流所產生的任何額外磁通量。
在PLL的頻率跟蹤范圍內,通過補償線圈的電流波形與所測電流的波動相同。1:250的匝數比(也是變壓器T1中電流的比率)使2.5A的初級電流建立起10 mA的次級電流。如果PLL電路的增益足夠大,而且避開鐵氧體磁芯的飽和工作區(qū),則電路的閉環(huán)構置可將磁芯的磁通量保持在一個恒定值,因而將磁芯材料非線性的影響降至最低。
對電阻器R5上電壓差的測量顯示,電路的輸出電壓與補償電流成線性正比,而R5的電阻值與電壓輸出成比例。對100Ω的R5而言,1V 輸出相應于初級側的電流為2.5A。當零電流流經單匝初級繞組時,可調整電位計R11到設置的一個工作點,就可標定電路的范圍。R5上2V的電壓降可將測量范圍設定為 +5A ~ -5A。如果要適應其它測量范圍,可以改變T1的匝數比,或換用不同的R5、R11值來改變補償電流。電路的供電要用穩(wěn)壓良好的電源??梢杂靡粋€軟件PLL仿真例程替代74HC4046,以利用微控制器的空閑處理資源。
參考文獻
1. Ackerley, Kevin, "Impedance transformer flags failed fuse," EDN, Dec 17, 2004, pg 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