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电源技术 > 设计应用 > 一种输入电流间接控制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分析
一种输入电流间接控制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分析
徐云中,熊蕊
摘要: 分析了一种简单实用的输入电流间接控制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给出了仿真和实验结果。
Abstract:
Key words :

1  引言

    常用的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APFC)方法有三種,即電流峰值控制法、電流滯環(huán)控制法和平均電流控制法[1]。這三種控制方法都需要檢測整流橋輸出電壓,屬于輸入電流直接控制的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方法,可以使電路的輸入功率因數(shù)校正到0.99以上,但是控制原理比較復雜,需要檢測的量較多,檢測電路較為復雜,且控制電路成本較高。

    本文分析了一種輸入電流間接控制的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電路,只需檢測電感電流,控制原理和控制電路都比較簡單實用,且控制電路成本很低。

2  輸入電流直接控制的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方法原理分析

    圖1所示為常用的Boost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原理圖。


圖1  常 用APFC原 理 圖

    主電路的輸出電壓Uo和基準電壓Ur比較后,輸入給電壓誤差放大器VA,整流橋輸出電壓Udcc和VA的輸出電壓信號共同加到乘法器M的輸入端,乘法器M的輸出作為電流反饋控制的基準信號,與開關電流is比較后,經(jīng)過電流誤差放大器CA加到PWM控制部分,控制開關管S的通斷,從而使輸入電流(即電感電流)iL的波形與整流橋輸出電壓Udc的波形一致,進而使電流諧波大為減少,提高電路的輸入功率因數(shù)。

3  輸入電流間接控制的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方法原理分析

    輸入電流間接控制的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方法可以檢測下面三個量中的任何一個:電感電流、開關管

電 流 或 二 極 管 電 流 。 圖2為 檢 測 電 感 電 流 的 一 種 控 制 原 理 圖 。


圖2  輸 入 電 流 間 接 控 制APFC原 理 圖

    整流橋輸出電壓Udc即是后級Boost電路的輸入電壓,開關管S的導通占空比設為Don,則有

    Uo=Udc/(1-Don)    (1)

    所以有

    Udc/iL=(1-Don)Uo/iL    (2)

    假定電路輸入功率因數(shù)為1,則有

    Udc/iL=Rin    (3)

    由式(2)和式(3)可導出

    Don=1-(Rin/Uo)iL    (4)

    設定Rin/Uo=k(k為一常數(shù)),則有

    Don=1-kiL    (5)

    由上述推導可以看出,按式(5)控制開關管的導通占空比Don,在理論上完全可以使電路輸入功率因數(shù)為1。

4  仿真和實驗結果

    依照圖2原理圖,設定下述實驗參數(shù):

    Ui=311sin(100πt)V(即市電輸入),L=1mH,Co=940μF(兩個470μF并聯(lián)),Cin=0.1μF,R=200Ω,開關頻率fs=40kHz,開關管S選用IRFP460,二極管D選用DSEI30—10A,控制芯片選用TL494,電感電流采用霍爾檢測(電流轉換為電壓的比例為1∶03),慣性環(huán)節(jié)構成的低通濾波器帶寬設定為1kHz。

    在MatlabSimulink環(huán)境下,對上述實際系統(tǒng)進行建模仿真,仿真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輸 入 電 壓 和 輸 入 電 流 仿 真 結 果

    上述仿真的輸入電流總諧波畸變率THD=13.41%,輸入功率因數(shù)PF=0.994。

    電路實測輸入電壓和輸入電流波形如圖4所示。


圖 4  實 驗 實 測 輸 入 電 壓 和 輸 入 電 流 波 形( 電 壓 100 V/格 , 電 流 5 A/格 )

    輸入電壓總諧波畸變率 THD=10.87%,輸入電流總諧波畸變率THD=14.13%,電路輸入功率因數(shù)PF=0.992。

    值得指出的是,由TL494及其外圍電路構成的控制電路的成本較常用的由UC3854及其外圍電路構成的控制電路的成本要低得多。

5  結語

    仿真和實驗結果都表明,該輸入電流間接控制的有源功率因數(shù)校正方法可以使電路的輸入功率因數(shù)達到0.99以上,并且控制原理簡單實用,控制電路成本很低。

此內(nèi)容為AET網(wǎng)站原創(chuàng),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