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英飛凌與羅姆攜手推進SiC功率器件封裝兼容性 【2025年9月25日,德國慕尼黑與日本京都訊】全球功率系統(tǒng)和物聯(lián)網領域的半導體領導者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總部位于德國諾伊比貝格,以下簡稱“英飛凌”)今日宣布,與全球知名半導體制造商羅姆(總部位于日本京都市)就建立SiC功率器件封裝合作機制簽署了備忘錄。 最新資訊 LTC1645熱插拔控制電路工作原理 背靠背MOSFET管Q1-A和Q1-B都接到V(IN1)(5V)電源,而Q3-A和Q3-B接到V(IN2)(3.3V)電源。使用背靠背MOSFET管的原因是防止內部二極管與5V和3.3V電源短路。 發(fā)表于:11/14/2010 使用兩個基準電壓來提高滯后量準確性 在先進的IC比較器中,可編程滯后量消除了以0V為中心的差分輸入電壓噪聲(參考文獻1),并且如果比較器的差分輸入電壓很低,或者隨時間變化的速度很慢,則可以改善它的響應。 發(fā)表于:11/14/2010 功率器件的散熱計算及散熱器選擇 目前的電子產品主要采用貼片式封裝器件,但大功率器件及一些功率模塊仍然有不少用穿孔式封裝,這主要是可方便地安裝在散熱器上,便于散熱。進行大功率器件及功率模塊的散熱計算,其目的是在確定的散熱條件下選擇合適的散熱器,以保證器件或模塊安全、可靠地工作。本文主要講述功率器件的散熱計算及散熱器選擇。 發(fā)表于:11/14/2010 開關電源電磁標準及其干擾抑制 開關電源作為一種電源設備,其應用越來越廣泛。隨著電力電子器件的不斷更新?lián)Q代,開關電源的開關頻率及開關速度不斷提高,但開關的快速通斷,引起電壓和電流的快速變化。這些瞬變的電壓和電流,通過電源線路、寄生參數(shù)和雜散的電磁場耦合,會產生大量的電磁干擾。要提高開關頻率,提高開關電源產品的質量,電磁兼容性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產生開關電源電磁干擾的因素還很多,抑制電磁干擾還有大量的工作。只有在設計時充分考慮電磁兼容問題,才能使開關電源得到更普遍的應用。 發(fā)表于:11/14/2010 固態(tài)繼電器的動態(tài)功耗和設計考量 對于低電壓信號或低功率切換應用,具備MOSFET輸出的光學隔離固態(tài)繼電器(SSR, Solid State Relay)可以比傳統(tǒng)機電式繼電器(EMR, Electro-Mechanical Relay)帶來幾個重要優(yōu)勢,工程師在使用這類繼電器時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zhàn)是如何決定并找出繼電器封裝內可以承受的最大動態(tài)和靜態(tài)功率,工作頻率基本上會對整體功耗帶來最高限制,因此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必須精確計算動態(tài)和靜態(tài)功耗以保證不會超出固態(tài)繼電器規(guī)格所允許的最大功率,最后我們也會提供固態(tài)繼電器可以在終端應用取得優(yōu)勢的應用 發(fā)表于:11/14/2010 一種用于二線制電子開關的供電電路 本文提供了一種用于二線制電子開關的供電電路,在開關關閉時給控制電路提供很小的電流,用以維持待機工作,開關開啟的瞬間,先由控制單元控制關態(tài)供電單元,提供較大的工作電流給控制單元和驅動元件,使開關開啟,然后轉入開態(tài)供電狀態(tài)。當開關關閉時,控制單元控制關態(tài)供電單元提前進入大電流工作狀態(tài),迅速補充開關關閉瞬間控制單元和驅動元件消耗的功率,使電源濾波電容兩端的電壓維持在額定值。有效地解決了負載燈具閃爍的問題。 發(fā)表于:11/14/2010 基于分布式控制的DC/DC變換器并聯(lián)系統(tǒng)自動交錯方案 為了解決現(xiàn)有交錯運行控制方案的缺點,本文研究了一種無交錯線自動交錯控制方案,這種方案采用分布式控制,而且不需要交錯線,能夠提高系統(tǒng)運行的可靠性,并且實現(xiàn)真正的模塊化。 發(fā)表于:11/14/2010 一種高功率因數(shù)電源的設計與實現(xiàn) 隨著電子電力技術的發(fā)展,要求電子元器件的供電電源越來越苛刻。一般元器件供電都是直接從市電中獲得,但由于電網的輸入阻抗呈容性,而大量整流電路造成電網網側輸入電壓與輸入電流間存在較大相位差,輸入電流呈脈沖狀,諧波分量很高,嚴重干擾電力系統(tǒng)。 發(fā)表于:11/13/2010 基于磁放大器的ATX電源的設計 PC開關電源的功率必須能滿足整機需要并留有一定余量。目前,PC正朝著“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型的方向發(fā)展,其電源功率并非越大越好。Intel新推出的Micro-ATX標準所規(guī)定的PC電源功率只有145W,甚至可降低到90W。ATX電源現(xiàn)已成為PC電源的主流產品。 發(fā)表于:11/13/2010 電力前沿技術----電能質量柔性控制裝置(STATCOM) 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一方面,造成電能質量問題的因素不斷增長,如以電力電子裝置為代表的非線性負荷的使用、各種大型用電設備的啟停等;另一方面,各種復雜的、精密的、對電能質量敏感的用電設備不斷普及,人們對電能質量及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高。 發(fā)表于:11/13/2010 ?…1586158715881589159015911592159315941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