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毫無疑問成為2016CES最火的產品,那么問題來了,這些在展會中最火,甚至火到有的業(yè)內人士和媒體稱今年可能是某些產品的元年(例如VR)到了現(xiàn)實中真的可以不“虛擬”而在市場中落地嗎?
從今年的CES看,目前VR市場中最大的玩家或者說被經常提及的是Facebook旗下Oculus公司的虛擬現(xiàn)實頭盔OculusRift(消費者版本),甚至已經以599美元(接近4000元人民幣)的價格開始接受預訂。與之類似,HTC的ViveVR消費者版本的Vive預計會在今年4月份上市,但價格不詳,而索尼的PlayStationVR也預計于今年上半年開始銷售,售價將會與PS4售價相當(目前PS4在美國市場的零售價格超過300美元)。
需要說明的是,除了索尼的PlayStationVR,Oculus和HTC的VR設備都需要一臺PC,確切地說是一臺具備強勁性能PC的支持,但事實是,據(jù)NVIDIA的估計,2016年全球只有1300萬臺PC能提供虛擬現(xiàn)實設備所需的圖形處理能力,而這些超高端PC在2016年全球14.3億PC當中占比不到1%。據(jù)此,OculusRift推薦的PC配置是NvidiaGeForce970或AMDRadeon290顯卡,而這一項就要300美元,除顯卡外,,Oculus虛擬現(xiàn)實設備還需要英特爾酷睿i5系列處理器,8GB以上內存以及2個USB3.0端口等的配合,才能達到2個眼睛看到的90fps畫面幀數(shù),這樣人類大腦才能認為圖像是真實的,否則較低的畫面幀數(shù)將讓用戶產生眩暈感(其實就是失真)。這樣計算下來,用戶要想利用VR得到應有的虛擬現(xiàn)實體驗,還需要額外支付1500美元購買新的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