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其他 > 設計應用 > 2011年三大智能手機OS產品對比分析
2011年三大智能手機OS產品對比分析
電子工程世界
摘要:  2011年,三大智能手機操作系統(tǒng)將是主旋律,而應用商店除了Apple外還將呈現(xiàn)群雄割據(jù)的局面。應用商店對企業(yè)來說,是挑戰(zhàn),也更蘊含著巨大的商機。
Abstract:
Key words :
     2011年,三大智能手機操作系統(tǒng)將是主旋律,而應用商店除了Apple外還將呈現(xiàn)群雄割據(jù)的局面。應用商店對企業(yè)來說,是挑戰(zhàn),也更蘊含著巨大的商機。

  提到手機,目前談論最多的莫數(shù)Apple iPhone,大家津津樂道的除了iPhone的功能和亮麗的外觀之外,就是它有數(shù)萬種應用軟件的AppStore,iPhone(還包括iPad和iTouch)借助 AppStore30萬個應用軟件吸引用戶購買價格不菲的它,蘋果迷們也因為喜歡iPhone而心甘情愿地掏錢購買價格從1美元到10美元不等的應用軟件。“iPhone熱”讓人們真正體驗到手機進入了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讓過去習慣整天拿筆記本或者上網本的人可以隨時隨地上網,這是GPRS和WAP所無法比擬的感受。

  iPhone之后,另外一個成功者就是Google的Android手機,HTC、三星和摩托羅拉也推出多款機型。憑借著對于手機設計的理解,這三家老牌手機公司在Android領域收獲頗豐,既搶占了市場份額也賺到了足夠的利潤。后來,中國的本土手機公司紛紛進入低價Android市場,就連Sony-Ericsion也放棄Symbin而全心投入其中。這樣的局面也催生了Android Market應用軟件快速增加。

  相反,兩家老牌智能手機公司諾基亞、BlackBerry(黑莓)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了,微軟的WP7雖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是看過HTC HD2 WP7后,多數(shù)人還是堅定了購買iPhone或者HTCAndroid手機的計劃,這點從最近iphone4斷貨、聯(lián)通機卡綁定新政、海關征稅以及電腦市場ipad熱銷等現(xiàn)象中都得到印證,Apple和Google手機成功背后重要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手機操作系統(tǒng)(OS),另一個是應用商店。

  Symbian最讓人遐想

  從2010年最新的市場數(shù)據(jù)以及分析師預測來看,未來一年智能手機操作系統(tǒng)市場中,Apple的IOS、Google的Android和Nokia Symbian是三大主流。RMI將逐漸被邊緣化并且進入專業(yè)市場;Intel/Nokia聯(lián)盟的Meego還有待時日去發(fā)展完善;微軟WP7仍是個謎,可能杳無聲息,也可能得到市場的追捧,這點從HTC某款機型預裝WP7和Android雙系統(tǒng)可以得到印證。

  在三大主流OS里面,最讓人們遐想的就是Symbian。經過開源之后,Nokia重新收回控制權并得到歐盟投資?,F(xiàn)在看,Nokia中低端手機繼續(xù)使用Symbian60,部分高端手機(N8和C7)使用Symbian3,還有傳言說其高端機型將采用WP7甚至Android。這說明了Nokia的猶豫,在高端智能手機上采用多 OS+QT戰(zhàn)略,對于Nokia實屬無奈之舉。短期來看,可能會有用戶對跨平臺QT應用和UI表示認可,但長遠來看,這種策略在智能手機這一競爭和創(chuàng)新異常激烈的市場是不可取的,其終端的市場份額可能可以保住,但利潤必將大幅下降,因為Nokia的研發(fā)和運營成本無法支撐三種OS同時的運作。

 另外,未來有一個因素可能會影響Android的發(fā)展,那就是Android3.0 推出之后Google的控制策略?,F(xiàn)在的問題是,不同Android版本之間的兼容性不好,同一版本不同機型的兼容性也存在問題。而在這點上Apple恰恰做得非常好。總體來看,三大OS將是2011年智能手機的主流操作系統(tǒng)。

  獲利的應用商店不多

  自從大家看到Apple App Store成功之后,終端廠商、內容提供商、運營商和相關技術平臺商紛紛進入這個市場,連Intel公司也投身應用商店?,F(xiàn)在有中國移動Mobile Market(MM)、Nokia的Ovi Store、Google的Android Market、聯(lián)想的“樂園”和近日正式上線的中國聯(lián)通的應用商店“沃商店”。在內容提供商方面,美國著名企業(yè)亞馬遜最近也讓它的電子書支持Android手機,日本和歐洲主流媒體也積極投身應用商店的行列,iPhone、iPad和Android是內容商們認可的主流平臺,新京報也在報業(yè)機構中率先發(fā)布了iPhone版本(其他報紙只要iPad版)。

  據(jù)某風險投資公司一份報告顯示,應用商店雖然數(shù)量很多,但真正獲得微利的只有App Store。究其原因,除了Apple給出了一個合理的3∶7分成比例外,完善和方便的開發(fā)工具(SDK)、支付管理方式和統(tǒng)一集中的店面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當然這也和Apple多年積累的高端用戶和在iTune 音樂電影積累的收費經驗大有關系。比較來看,Ovi和Android應用商店在定價、運營模式、軟件兼容性和SDK易用性等方面都遜色不少,軟件數(shù)量也無法和App Store相比。目前,中國的應用商店還處在一個發(fā)展初期,除了中移動MM號稱擁有2萬多個應用,有一定影響力和人氣之外,聯(lián)想“樂園”只有1000多個應用。

  如何收費在未來將繼續(xù)困擾應用商店的發(fā)展,傳統(tǒng)媒體開始抵制免費模式,植入廣告是目前唯一的解決方法,但這還需要在技術和體驗層面仔細研究和實踐,手機畢竟不是電腦。用一位業(yè)內人士的話講:“現(xiàn)在不進入應用商店一定死,進入了也不一定能活得很好。”這反映了目前和未來一年的窘境。

  現(xiàn)在進入應用商店的三大勢力中,有實力堅持的就是運營商,運營商只要控制好建設和維護成本,流量費總是可以賺到的。相信圍繞運營商的應用商店建設和服務將在明年更加火熱,比如華為宣布的數(shù)字商場平臺。對此,幾大國際運營商成立了WAC(Who商lesale Applications Community)應用發(fā)布聯(lián)盟,建立了移動應用分發(fā)平臺和倉庫,能夠為開發(fā)者和移動應用商店服務。這種方案初看應該是可行的,不過WAC目前做的移動應用的通用性標準雖已得到了LG、黑莓、三星的支持,但或將無果而終。

  總之,三大智能手機OS將是2011年的主旋律,應用商店除了Apple之外還將呈現(xiàn)群雄割據(jù)的局面。應用商店對企業(yè)來說,是挑戰(zhàn),也蘊含巨大的商機。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