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消息,近年來國產半導體行業(yè)在眾所周知的原因下有了快速發(fā)展的機遇,卡脖子的問題逐步解決,大摩發(fā)布的報告預測2027年部分產品最高可達91%的自給率。
根據他們的預測,2018年國內芯片自給率只有10%,這一年也是全球貿易戰(zhàn)的開端,國內芯片之前幾乎被歐美日韓公司產品壟斷。
18年之后國產芯片不斷增多,自給率也在提升,19年就到了14%,2020年到了16%,21年及22年都是18%,23年之后首次突破20%,24年也是一次重大突破,到了24%,今年預計是26%,而明年后年預計將一路突破28%、30%。
半導體芯片涉及眾多領域,上面30%的自給率是針對整體市場而言,具體的每個領域又是不一樣的,我們簡單來看下。
用于生產的半導體設備將在27年實現(xiàn)35%的自給率,這個領域實際上是當前最卡脖子的,是產業(yè)基礎。
用于設計芯片的EDA將在27年實現(xiàn)22%的自給率,這個領域歐美三大巨頭的壟斷能力太強了,而且整體市場規(guī)模其實不大,國產不是那么容易突破的。
存儲芯片中,DRAM內存芯片將達到26%的自給率,而NAND閃存則會達到48%的自給率,這個領域是半導體產值最高的部分之一,26%的內存自給率差不多是美光的內存份額水平,而48%的閃存自給率更為耀眼,意味著大家買國產內存、SSD硬盤如家常便飯,而且這個份額足夠對當前存儲芯片市場洗牌了。
邏輯芯片中,CPU自給率會達到18%,這也是難啃的骨頭之一,畢竟18年的時候是0%。
GPU領域則會好得多,自給率達到39%,不過里面很多應該是AI用的GPGPU芯片,游戲顯卡的話很難說。
其他邏輯芯片中,國產自給率最高的將是圖像傳感器,達到91%,這也是手機、汽車等用的影像芯片,目前是三星索尼為主,只是國產廠商這領域進步確實很快,未來兩年大提升也是可以預見的。
至于RF射頻、面板驅動、MCU、模擬電路及功率件芯片,自給率也會提升到20-80%不等,這些芯片對普通人來說關注較少,但在行業(yè)內依然極為重要。
總之,從大摩這個數據來看,國產芯片未來兩年的自給率會一路水漲船高,別看30%看似不多,但具體的不同領域,意味著歐美日韓很多廠商要沒飯吃了。
對普通消費者來說,這里面最驚喜的進步主要是內存、顯卡及SSD,這是價值高、需求量也大的芯片,選國產產品屆時會很自然。
CPU領域18%的自給率也相當亮眼,但是普通人應該擺脫不了AMD及Intel兩家,手機CPU同樣應該還是高通、聯(lián)發(fā)科、蘋果等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