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1 日消息,據外媒 ETnews 今日報道,三星電子與 SK 海力士已經開始減少 NAND 閃存的產量,這是為了應對供應過剩,采取了通過工藝轉換實現(xiàn)的“自然減產”措施。
根據業(yè)內消息,三星電子和 SK 海力士自去年年底起,正進行將 NAND 閃存舊工藝生產線轉為新工藝的技術遷移(Tech Migration)。
為了生產最新或高端產品,廠商必須引進并安裝新設備,整個過程大約需要三個月。在此期間,由于設備尚未投入使用,無法進行晶圓加工,導致出貨量自然減少,從而產生減產效果。由于這類減產是因為工藝轉換,而非故意減少晶圓投入,故半導體行業(yè)將其稱為“自然減產”。
三星電子正將主要生產的 128 層 NAND 閃存產品,逐步轉換為 176 層、238 層、286 層等更先進的產品。
而 SK 海力士則在其位于清州的 NAND 生產基地進行 238 層和 321 層最新產品的量產,開展技術遷移。
業(yè)內人士預計,三星電子和 SK 海力士第一季度的 NAND 產量將比去年下半年減少超過 10%。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三星電子用于 NAND 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供應量正在減少。”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NAND 閃存價格已出現(xiàn)下跌。市場研究公司 DRAMeXchange 的數(shù)據顯示,NAND 通用產品的平均固定交易價格從去年 8 月的 4.9 美元(注:當前約 35.8 元人民幣)跌至今年 1 月的 2.18 美元(當前約 15.9 元人民幣),下降幅度超過 50%。
隨著 NAND 閃存制造商紛紛減產,市場是否能夠恢復供應與需求的平衡成為了關注的焦點。除了上述兩家之外,美光也已經正式宣布減產。預計今年上半年 NAND 需求的疲軟將持續(xù),“戰(zhàn)略性減產”政策將繼續(xù)保持。